第二個,是三位親家,和蔣文喜的師傅家。
這四家,每家兩合年糕兩盒糍粑并五斤米果子,五斤紅糖,并一整匹細棉布,一壇子十斤裝的酒,并十斤豬肉和二斤上好的茶葉。
陸氏娘家因為既是姻親,又是七個孩子的先生,便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一倍,這些蔣家大房和二房都沒有半點意見。
至于老胡氏的娘家。兄嫂去逝后沒兩年,唯一的侄兒也病死了。
侄媳婦帶著才三歲的侄孫改嫁,從此了無音訊。不提也罷。
第三個,便是縣令大人,縣學的先生、山長、學政和幾位上了禮的鄉紳府里。這幾家年禮要更重一些。
蔣家雖說出了個舉人,但到底根基淺薄,無論怎麼拼湊,都是些尋常土儀。蔣
家也沒覺著有什麼不好,大大方方的有什麼送什麼。
一來符合蔣家的身份,二來免了蓄意攀附之嫌,反倒兩下心安。
次日臘月二十七。
天剛亮,蔣文康帶著長子蔣禹江,蔣文淵帶著兒子蔣禹川套了月前新買的大騾車,趕往縣城。
騾車上除了送往各家的年禮,還有蔣家的三妯娌及蔣禹清這個奶團子。
至于蔣文喜則帶著家里其余的幾個小子,挨家挨戶的給族人送年禮。
騾車的速度很快,到達城里的時候,將將辰初。雖則時間還早,但因為將近年關,城里已經十分熱鬧了。
三妯娌帶著蔣禹清在城門日下了車,打此去買年貨。
其余兩對父子則分頭去送年禮。
其他的鄉紳那兒由蔣文康父子去送,縣令和縣學山長老師那里必得是蔣文淵親自去才成。
一家人約定了在此處匯合時間,便分頭行動。
蔣禹清自打來到這個世界,還是第一出門。因此對這熱鬧的古代市集十分好奇。
青石板或者是鵝卵石鋪成的街道,將將能并行兩輛馬車。
街道兩邊的店鋪大多是二三層的小樓,鱗次櫛比。
店鋪的門頭上是用原木雕刻、或用整副書法裝裱而成的各色招牌,再不濟也會用桿子挑一面旗幡。
再加上拉著長長的調子,滿街吆喝叫賣的小商販,端的是滿滿的古香古韻,人間煙火。
蔣家的日子好過,老胡氏也大氣。早早就買了布匹棉花,給一家人都換上了新衣。
尤其是家中的寶貝疙瘩蔣禹清,那是從頭新到腳。
大紅的虎頭帽,帽子的虎耳朵上一邊綴著一個小銀銀鐺,稍稍一動就叮當作響。
大紅色繡百蝶戲花圖案的小裙子,外罩厚實的同色系鑲嵌兔毛的小披風。
腳上是同樣可愛的小虎頭棉鞋。
脖子上套著綴百蝙圖案長命鎖的項圈,小胖手小胖腳上戴著銀手鐲腳鐲,更襯得額頭的紅蓮胎記鮮艷欲滴,如玉娃娃一般。
因此,無論走到哪,都有許多人盯著蔣禹清看,都夸這娃娃長的好,看著就是個有福氣的。
蔣家三妯娌逛了一上午,買了不少東西,背后的背簍里都塞滿了。
就連陸氏的背簍里都放了不少東西。路過繡莊時,幾人忍不住又走了進去。此時年關,店里買衣料的人很多,十分火爆。
掌柜的一見陸氏便歡喜的迎了上來:“喲,師妹,可有些日子沒見你了。”
這掌柜的夫家姓陳,人喚陳大娘子或是掌柜娘子,是個潑辣爽利的性子。
她的亡夫曾蒙陸老秀才教過幾年,因著這層關系,見了陸氏也是要喚一聲師妹的。
從前日子不好過時,陸氏每月都要來店里賣繡品,得了陳大娘子不少照顧。
自打陸氏生了女兒后,倒是來的少了。
一來沒那麼多功夫,二來家里境況好了,也不需她再沒日沒夜的趕繡活了。
“這些日子家里事多,實在忙不過來。趁著今日有空,來看看陳家姐姐。”
“這感情好。我聽說你家夫君考上了舉人,您現在可是舉人夫人了。這麼些年,也算是熬出頭了。”
陸氏心中歡喜,道:“借陳家姐姐吉言,我如今過得挺好。”
陳大娘子看見她懷里的胖娃娃,歡喜道:“這便是我那小侄女吧。瞧瞧這小模樣,長得跟觀音座前的玉女似的。真教人稀罕!”
當娘的都喜歡別人夸自個兒的孩子,陸氏也不例外。
固然這話有客套的成份在,但每次聽到別人夸女兒,她還是會高興不已。
“乖寶,叫姨姨!”陸氏讓她叫人。但該有的禮貌還是得有。
蔣禹清也十分給面子的呀呀幾聲。
“哎喲喲,真乖。”
三妯娌各自挑了幾身衣料,預備著初二回娘家時作禮。
結賬時,陳大娘子不僅給了最優惠的價格,還送給蔣禹清兩雙綴著米粒珍珠頂美的小虎頭鞋子。
陸氏推辭不過,只好收下了。
三人別了陳大娘子,出了繡莊繼續逛。
眼瞅著過了飯點,大家都有些餓了。
林氏便提議找先找個地方墊墊肚子,吃飽后再去城門日等自家騾車。
最重要的是孩子餓了。
在外邊也不方便喂奶,孩子已經大半天沒吃過東西了,小肚子餓得咕咕叫。
陸氏都已經聽過兩回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