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歡(雞)聲(飛)笑(狗)語(跳)中一天天過去,很快來到五月中。
田里,打過蔓的西瓜已經開出了朵朵小黃花,甚至有許多已經掛上了指頭肚大的綠色小果,胖乎乎的十分可愛。
等再過幾天花開齊了,就可以進行梳果了,這樣才能保證每一顆西瓜都能獲得充足的營養,保證品質。
怕讓人或是牲畜霍霍了,蔣禹清還特別囑咐他爺爺每天派人過來瓜田守著,順便撥撥草什麼的。
至于紅薯育苗田那邊,扦苗已經在四月底的時候,就下發到了百姓手中。
如今已全部成活,并且長勢良好。
種植戶們把這僅有的一畝紅薯田當成了眼睛珠子,甚至自發組成了巡邏隊,每天三班倒,一天十二個時辰看護著。
就怕錯個眼就人給偷了或是叫不長眼的畜生給霍霍了。
至于那二十位羽林衛,結束使命后原本是要回京復命的。
蔣文淵上了折子到京中,硬把他們給留下,調到大莊子那邊去守稻子了。
如今,大莊子種的水稻長勢極好。
長工們說,他們從未見過長勢如此好的稻子,苗子又粗又壯,爆芽又多,看著就讓人稀罕。
蔣禹清也去過兩次,囑咐他爹務必密切關注著,若有生蟲的跡象,馬上告訴她,她可想辦法防治。
日子按部就班的過著。
邱神醫三五不時的就會帶著蔣禹清上山采藥。老頭兒說,放著滿山的好草藥不采,那是暴殄天物。
漸漸地,西津渡的村民們也知道了。
蔣禹清竟然拜了一位老神醫當師傅學醫,而且這位老神醫就住在蔣家。
于是乎,本著求近不求遠的道理,家里三五不時就有人找上門求醫。
來的人多了,難免不方便。
蔣老頭大手一揮,干脆把一進院,靠近大門的兩間廂房打通,做了個小診室和藥房。
邱神醫給村民們看病的時候,就讓團子在旁邊看著。
甚至讓她親自上手把脈,分晰脈象病因,再開出合適的方子。
邱神醫再根據徒弟的方子, 一一指出她辨證中的不對,君臣佐藥的不足。
她本就是有前世的基礎,再有邱神醫這般手把手的教,兩相一融會貫通,當真是進步神速。
喜得邱神醫時常在背后跟她爹娘夸她是個奇材。真恨不能當場給祖師爺磕幾個響頭才好。
總之,扁鵲谷不僅后繼有人,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樓。
邱神醫是那種得了寶貝自已藏起來的人嗎?
當然不!
他還寫信給他的徒子徒孫,甚至整個扁鵲谷的門人們得瑟。
到處說他新收的寶貝小徒弟有多聰明,多可愛,于醫之一道上有多麼奇才。
當然這事兒蔣禹清是半點不知情的。
以致于很久之后,蔣禹清在外行走時,莫名其妙的受了到來自多方醫者的挑戰,雖從未有敗績,但也足教她頭禿。
再后來她知道這些麻煩,都是她那個得瑟的師傅給她招來的時候,氣得她恨不能立即跑回家把老頭兒綁起來打一頓。
六月中的時候,蔣禹清巡田回來說,西瓜還有兩三天就可以陸續收獲了。蔣家的大人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
六月十八這天,蔣家所有人都起了個大早,包括邱神醫和幾位農官。
再加上丫鬟婆子小廝在內幾十號人,拿了蘿筐、稻草和請人專門用稻草編成了網套趕著幾輛馬車和騾車,浩浩蕩蕩的開去了瓜田。
二十多畝瓜田,打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滾滿了圓溜溜的大西瓜,十分震撼,豐收的喜悅縈繞在每個蔣家人的心頭。
蔣禹清率先下田,曲指在西瓜間敲了敲,最后選了個完全成熟的,示意他爹摘下來。
蔣文淵掂了掂手里的西瓜,好家伙少說得十七八斤重,真是個大家伙。抱到田埂上,拿刀切開,綠皮紅瓤,一股清甜的味道直竄鼻尖,引得人直流日水。
蔣文淵麻溜的將西瓜分成數塊,一人分了一塊。吃進嘴里,瞬間便滿足了。當真是又沙又甜,汗水豐沛。剛剛升起的暑意,也瞬間消彌無形。
這麼多人,一個瓜遠不夠分的,蔣禹清又挑了幾個,讓每個人都吃了個盡興。
蔣家種出了番邦才有的貢品西瓜,這是大事。尤其是家里還有司農官住著的情況下,自然是不能瞞著的上面的。
因此,這第一批瓜得送去京城進貢給皇帝陛下。
因為路程遙遠,進貢的西瓜還不能選全熟的,必須是八九分熟的。這樣的西瓜雖然沒有全熟的甜,但是耐放。
因為是第一次種西瓜,怎麼分辨西瓜是否成熟,熟幾分,除了蔣禹清就只有蔣文淵有經驗。
蔣禹清是因為種的多,后者純粹是因為吃的多,每次吃之前都會習慣性的敲敲瓜,吃出來的經驗。
因此這選瓜和帶徒弟的重任就落在父女兩個身上。
兩人每人帶三個徒弟,手把手的教怎麼選瓜,其余的幫著搬運,挨個兒用密實的網套套好,裝筐的時候,再用稻草一層層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