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回京城那天,幾乎整個里溪的百姓都來了。他們自動自發的跪在道路兩邊,灑淚相送他們愛戴的君王和皇后。
沒有逼不得已,一切都是發自內心。一位婦人送上了一張疊得整整齊齊,花花綠綠的小被。
對蔣禹清道:“陛下和娘娘心里裝著我們云州百姓,我們心里感激。
如今陛下和娘娘要走了,我們也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這張百納被,是大家從自已的衣服上剪下來的布料和棉花做成的,已經洗干凈曬干了。送給小皇子,還請陛下和娘娘不要嫌棄。”
蔣禹清知道在云州和許多地方,長輩們都有為新出生的孩子向鄉鄰討碎布做百納衣和百納被的習俗。喻意孩子得到了人世間的祝福,就會一輩子平平安安無災無難。
蔣禹清雙手接過這份重逾千金的禮物,含淚道:“多謝,很好看。這是我的孩子迄今為止收到過的,最好的禮物。我代他感謝諸位鄉親。”
“陛下,娘娘,山高水長,一路多保重。”
夫妻兩人扶起眾人:“都回去吧,不必相送。有緣我們還會再見的。”
此情此景,便是一向淡漠如景衍也不免深受觸動。
尤記得很多年前,還在肅州時,岳父曾教導他的話。君為輕,民為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才能真正的得天下。
太祖皇帝從前也說過類似的話“天下不是權利,是義務和責任。”此次來云州,他深切的體會到了這些話的含意。
他的子民是最好的子民,如此可愛。身為君王,他有信心有責任有義務帶領他們過更好的生活。
第200章 回京
蔣禹清又囑咐領軍的校尉,讓他務必照顧好這些狗。有主人的給送回府城去,沒有主人的便收留進軍營里。
這些狗都十分通人性,帶回營里加以訓練,可以作為軍犬,以后能派上大用。
夫妻倆人離開鯉溪后,轉過一道山彎。蔣禹清將景衍的汗血寶馬收到靈境里,兩人共乘白小十,直飛云州府。
經過這些天的梳理,云州城已基本恢復秩序。所有的災民都安置的十分的妥當。
夫妻兩人在城里轉了一圈,又尋了兩個災民仔細地問詢了,沒發現什麼大問題,這才去了知府衙門。
陛下親臨,知府高昌裕既高興又忐忑。一絲不茍的同景衍匯報這段時間的工作。沒過多會,收到消息的同知尹博文和其他的幾位官員也來了。
景衍對他們在此次災難的表現,予以了肯定。之后又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讓他們務必加以改正。
中午還留他們一起吃了頓飯,雖是尋常飯菜,卻也足教以他們感激涕零。
能和天子同桌吃飯,那是八輩子修來福氣。而且,他們此次也算是在陛下面前掛了號,以后只要不出岔子,基本算是前程無憂了。
下午,景衍和蔣禹清又去了趟云州書院。
聽說帝后親臨,云州書院的山長,陸弦大開院門,帶領全書院的先生學子出門相迎。
“陸弦率全院師生,叩見皇帝陛下萬歲,娘娘千歲。”
景衍扶起山長,眾人寒暄幾句。陸玄恭敬人將二人請到院內,還未進門呢,蔣禹清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喊道:“小師妹?”
蔣禹清一轉頭,便看到一身標志性的騷包紅袍,正是陸邑。
“三師兄,你怎麼在這兒?”算起來,兩人已經有一年沒見了。
陸邑“嗨“了一聲:“別提了!”一面拽著蔣禹清的袖子,示意她到一邊說話。
景衍沖陸邑點了下頭,對蔣禹清道:“去吧,一會我去接你”。于是這倆相差二十來歲的師兄妹,就樂顛顛的走了。
陸弦在旁邊看了半天,驚訝的張大了嘴,愣是一句話也沒敢說。原來這熊孩子跟皇后娘娘相處,是這般隨意的嗎?
師兄妹二人,沿著書院的林蔭道,邊走邊說話。
卻原來,去年臘月里,陸父過七十大壽。陸邑拖家帶日的回云州老家給老爹過壽。
剛過完年他就去了南疆,打算弄點好藥材再回肅州。沒想到,藥材還沒弄到,就趕上了地動。
他擔心家里人,就立即往回跑。路上碰到了大夏的駐軍,他們正趕往災區。
聽說云州府沒事,他這才放下心來。
又聽說,他師父發出召令,號令天下有空的天醫谷弟子都趕往災區參與救治傷員,而且他師妹也來了云州。
便干脆跟著軍隊一起,在南疆救人,前兩天剛剛返回云州府。
之所以出現在云州書院,是因為他親哥就是現任云州書院的山長陸玄。
院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得了重病,看了很多大夫都看不好,他哥就把他提溜過來了。
蔣禹清想到方才有過一面之緣的陸玄,那真的是君子端方、一派儒雅之風。
再看看人到中年依舊吊兒郎當,風流不羈的陸邑。真的很難想象,這樣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居然是親兄弟。
蔣禹清問陸邑,打算以后是長住肅州,還是回云州,或是去京城。
陸邑搖了搖頭:“還是肅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