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娘親。”王梓桐說著知道,卻也還不太了解。
李氏看著自己的女兒。搖搖頭,沒有在深度去說,怕王梓桐太過于得意,在吳家丫頭面前透漏出去什麼。
同時,在吳夫人房內,吳知縣氣的一個勁的錘桌子。
他說道:“她李氏會不會說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你說,她回去能怎麼對岳父和舅哥說?我對你們王家能幫咱們這件事,很是懷疑。
“確實是蠢,可是他們不幫我們幫誰呢,這些年了,我們哪年不給他們送東西。”吳夫人心里也有些打鼓。
“但愿他們能有些良心啊!”吳知縣惆悵的說。
回到家后,晚上,我們又和李伊諾說了一下今天的事情,決定明天給干爹去封信,讓他決意下,要不要往京中去下折子。
李伊諾睡前,思來想去,也找來小福兒,讓他聯系人,明日給京老爹中去下信件。
就這樣,此事還沒有見到豐收效果,這個種子事件就要開始在京城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了。
第四十九章 軒然大波之盛淵帝的旨意
幾日后的早晨。
京中朝堂之上。
“上朝~有事啟奏,無事下朝!”
一個太監高聲拉起上朝的聲音。
只見堂上龍椅上端坐一人,四十多歲,膚色古銅,五官輪廓分明而深邃,乍一看確實是個有王者風范的男子,可是他眼里卻透漏著狠辣、自負與不可一世。
“臣有本啟奏!”三品吏部侍郎王剛直接邁步而出。
此人正是吳夫人大哥,李氏的丈夫。
“啟奏皇上,大盛朝有福了!”
“哦,福從何來?”
高臺上,盛淵帝薄唇輕啟,語氣低沉拉長,仿佛不說出個一二,就要下罪一般。
王剛咬咬牙,想到昨日和自家夫人商議的事兒,又斟酌了一番。
開口說道:“臣的夫人頭些日子,去冀州鳳嶺縣游玩,路上偶然聽說一商女有上好的良種,收成可達普通糧種三倍,所以臣下夫人就同當地知縣一同與商女溝通,全縣都免費發下良種,如若今年秋季真有如此收成,那,就是大盛王朝之福。”
盛淵帝頗感興趣:“竟有這等事?這知縣沒有發現,卻被一屆婦人發現,這等知縣也是不才啊。”
“嗯,還好,知縣一點就透,也幫著組織奔走。”王剛弓著身子回話。
他心想,這也算沒把吳玉宗落下。
“嗯,很好。”盛淵帝點頭。
“臣也有本啟奏!”李伊諾老爹,李忠站了出來。
“李愛卿說。”盛淵帝示意。
“巧了,也是種子的事,也在鳳嶺縣,前日,我家不掙氣的兒子在外閑游,托人回家送信時,我聽了一個挺長的故事。”李忠說道。
“李大人這是要浪費皇上時間,聽你講故事?”
吏部尚書王永和,王剛的父親說到。
“皇上都沒說什麼!”李忠反駁。
“接著說,這宮中好久沒人講故事了。”盛淵帝深覺事情越來越有趣。
“是,皇上。”
“這樣的,聽說去年一農女偶然發現新農物,土豆,還有大量的糧食種子,已經試種了一點農田,效果頗豐,當即和吳知縣一起大量救助災民,現下更是,免費發放種子,不光鳳嶺縣,冀州周邊有趙睿趙知府帶動,也全都發放完畢。”
“不知王夫人說的是哪個商女?還有一個故事,那就是冀州去年冬天,朝廷讓自行處置的流民,這個農女想了制衣的法子,由趙知府領導,吳知縣撥了用地,足足安置流民一千多人!”
“臣有罪,一時興奮,說好的講一個故事,嘴一快,說了兩個。”李忠彎腰謝罪,王家父子已經開始擦汗。
隨即王永和攻擊道:“李大人真是一派胡言,那女子是神嗎?皇上仁慈,讓你放言,你卻真拿虛無的事來說講。”
“皇上都沒說,輪得到你!”李忠立刻反諷。
“村姑與種子的故事,呵呵,近期大家倒是對其很熱衷麼,朕可是也有一版本。”
“哦?”
堂下一片疑惑之聲。
“朕講與你們聽。”
“一臣子來折報喜,去年冬季鳳嶺知縣吳玉宗配合農女孟氏,收流民制保暖衣,救助災民一千又余,可喜可賀,今年冀州趙知府同周圍鎮縣官員,一同支持農女孟氏大量捐助種糧,高產有望,國民變富變強有望。”
盛淵帝說完,看了一圈,問道:“怎麼樣?故事是一個版本嗎?”
“和老臣的是一個版本,和王大人的應該不是,但臣建議,應對冀州大小官員給予嘉獎。”李忠說到。
“這是官員應該做的本分,難道,這里有李大人親屬,李大人才會如此急著提嘉獎?”王永和立刻反駁,額頭上已經冒了些許冷汗。
“此言差矣,王大人,正是因為沒有,所以我才說的如此大方,當然,如果是老夫的夫人或兒子參與其中,我就不能說了,得避嫌。”
“你。。。”
王剛直接氣的無語。
“王侍郎,那你所說是確有此事,還是,就是個故事?”盛淵帝冷聲問道。
“這”,王剛直接漢如雨下,跪倒在地,用眼角偷瞄自己父親。
這怎麼說,如果說是故事,那麼那可是戲耍君王啊,說是真的,如此大功,萬一皇上召趙睿,吳玉宗、那個農女來,便是欺君之罪啊。
“回皇上,此事應是王李氏所見所聞,也應是參與其中了,不過可能是婦人之仁,想讓王士郎夸贊與她,所以有些夸大其詞,王士郎一聽此事,只覺是大盛福事,高興至極,沒有細查,直接報與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