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們第一次進縣城的時候,就從那里出來的。那片山和王家村后面的山是連在一起的。”
“那座山里有水源,山腳應該還可以打井。”陸彥說,“如果你要買,可以把那座山買下來,再把前面一片荒地買下。”
“可以。”賀云熙同意,“不過,那地離成鎮不遠,為什麼沒有人買,還是荒地?”
“一開始還是有人買的,但是那片地土地比較薄,開出來種糧食產量低,交稅都不夠,后面就沒有人買了。”
“那倒是適合建作坊。我明天去縣衙問問看。”
第196章 三種高產作物
“你最近一直在忙,要不要休息一下?”陸彥有些心疼她,伸手握住她的手。
“不累,每日也沒做什麼。現在家里的活兒都有人做,我現在也就動動嘴。”賀云熙沒有將手抽回,反而將自己的頭靠在他肩膀上,“其實我有點想先開火鍋店,現在溫度還不高,更適合吃火鍋。但是這一千多兩銀子,只能買一個鋪子,后續所有的東西都不行。火鍋啊,以前在我們那邊滿大街都是,真是讓人懷念。”
陸彥聽出她對前世的懷念,握著她的手更加用力:“這里以后也會有你很多的回憶。”
“嗯。其實開調料作坊也挺好的。調料多了,我也能做一些前世的菜,一樣都是回憶。”賀云熙說,“等小五小六生日過了,我就要回去組織春耕了。”
“要回王家村住?”
“嗯。”
“雪已經化了,后面不會再有大雪,是時候準備春耕了。”陸彥說道,“不過春耕讓別人去做就可以了,你不用回去吧?”
“要先回去肥地,后面還要辣椒育苗,王家村和李家村都要種,這育苗不是小事。
”賀云熙說,“當然,我也不會一直在村子里,有時間就會回來看看的。”
“那有時間我們回去幫你。”
“好呀。”
“這辣椒耐旱嗎?”陸彥問。
“算是比較耐旱的農作物了。”賀云熙說,“若是一般的天干對于辣椒來說應該還能應付。就是不知道,這干旱有多嚴重,什麼時候才會緩解。”
“八月中。”
“嗯?”
“那游方道士說的,會從三月開始,旱到八月中,滴雨不下。”陸彥說。
“三月到八月,這正是農作物生長成熟的時候,要是幾個月不下雨,那農作物肯定早就干死了。”賀云熙說。
“是。不過修了水利,所以應該還好。”陸彥說。
上一輩子洛河和雁江河的水是到了七月底才徹底干涸了的,在那之前之后就不少人被渴死了。今年多加了三個水庫,相信大旱的百姓還會提前囤水,這輩子肯定不會像前世那樣死那麼多人了。
據他所知,駱子軒已經將明年洛河府可能會有大旱的事情上報給了知府,并且找人私下將小道消息傳了出去。若是知府那邊沒有動作,有能力的百姓自己也會屯水屯糧。
畢竟,這可是預言中寒災的那個游方道士預言的大旱啊!
寒災都應驗了,大旱應該也會來的。
尤其是,三月開始就不下雨了,最多到四月,大家就會有動靜了。
而且駱子軒之前還教了大家囤冰的法子,做不到家家戶戶都有冰窖,但是好像一個村子最少都挖了一個。
可以說,這個冬天是雁江城百姓最忙碌的冬天,一邊修水利,一邊還要修冰窖儲冰。
儲冰存水的人越多,到時候生的希望就越大。
“說起來,這紅薯土豆玉米才是高產耐旱的農作物,但是你們這個朝代似乎還沒有。”賀云熙說,“如果能找到這個,那很多百姓都不會餓肚子了。”
“紅薯土豆?有多高產?”
“我以前在網上看到過,說是紅薯畝產能達到五六千斤,這個時代生產力差些,三四千應該是有的吧。”賀云熙說,“土豆的話,一般的產量在三千到五千斤,玉米是一千斤到兩千斤。相比起來,大豆畝產四五百斤,小麥畝產八百到一千斤,水稻畝產六百到八百斤,紅薯和土豆的產量不只翻了一倍。”
陸彥聽到有這樣的農作物,簡直驚呆了:“那紅薯和土豆長什麼樣子?”
賀云熙給他描述了一下,怕自己描述的不形象,還用炭筆畫了紅薯和土豆還有玉米的樣子,用陸彥作畫的顏料上色了。
陸彥看著她畫出來的三幅畫,說道:“你說的紅薯和土豆我沒見過,大梁國應該是沒有。但是這個玉米有,我見過有人種,但是產量并沒有你說的那麼高。”
“有玉米?”
“跟你畫的有些像,但是沒有這麼飽滿。”陸彥說道。
“那你知道哪里有這個玉米嗎?可以弄點種子回來看看。”賀云熙說。
“洛河府北面毗鄰的津北府,有些地方有種植。但是這個產量不高,種植的人越來越少了。”陸彥說,“你要種子,我可以讓人去找。”
“那就找人找一些回來,順便問問看別人是怎麼種植的。”
“好。明日我便讓人去找。”陸彥說完又將目光落到紅薯和土豆的畫上,將前世記憶翻遍了,確定是沒見過這個。
賀云熙看他盯著兩幅畫皺眉,安慰道:“在我以前的國家,古時候也沒有這兩種農作物,都是后面從海外找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