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恰好沈大人也從前院書房回到后院,見沈夫人面前擺放著紅漆大木箱,笑了一聲,“這麼大兩口箱子,哪里來的?”
說完圍繞著木箱轉了兩圈,當看到木箱旁邊的內造標志時,他臉色激動了起來,“宮里送來的?”
沈夫人笑著頷首,花廳里沒有外人,沈夫人朝著沈大人躬身福了福,“恭喜夫君高升在即。”
沈大人在禮部侍郎的位置待了十多年,這十多年里,不是沒有到處活動過,可希望渺茫,到了他這個官階,想進一步難如登天。
從二品到二品,別看只是小小半階卻像是攀登最高峰一般,稍有不慎就跌落崖底。
如今眼看峰頂在即,沈大人如何能不激動。
沈大人忙兩步走到了沈夫人身邊,親手將她扶了起來,“沒有夫人這等賢內助,我如何能有這次機會呢!”
于是夫妻倆高興地準備一起打開宮里送來的木箱。
當木箱被打開,瞧見木箱里的東西時,沈夫人眼睛都亮了。
上等貢緞、各色擺件、首飾衣飾、珠寶金飾……差點晃花人眼。
打開旁邊一個小小的檀香木盒,里面居然放了厚厚一疊銀票,想的頗為周到,居然大小面額都有,且都是皇家錢莊里面剛兌出來的新銀票!
大致數了數,有八千兩之多!連帶上這兩箱東西,恐怕有兩萬兩之巨!
沈老爺子過世的早,沈老夫人將兒女拉扯大,教養兒子女兒,花費不少,她自己也不太擅經營,到得沈大人長大科考,她的嫁妝花的剩下不多,等兒子中了舉,沈夫人思量再三還是給兒子聘請了五品文官的嫡女沈夫人。
沈夫人雖出自詩書之家,但是家中環境并不富裕,一家四代人幾十口,不過一兩人在朝為官,還都是小官,為保家風清正,沈夫人娘家從不經商,沈夫人在娘家過的日子清貧,是嫁到了沈家日子才漸好的。
后來沈姑姑出了事,沈老夫人帶著沈姑姑在寧壽堂住,沈夫人掌了家,經營公中的積業。她沒什麼嫁妝,沈家公中剩的財產都是老夫人積累下來的。
沈夫人并沒有什麼特殊的經營頭腦,十幾年下來無功無過,所幸家中主子少,老夫人和沈姑姑又不用她管,沈大人在禮部可謂是清水衙門,但是供奉還不錯,加上府里莊子上的收益,所以一家人的日子也寬余。雖比不上皇親國戚、勛貴之家,但是日子并沒有比清流派的大臣們差。
就是這樣,沈夫人也從未見過這麼多的銀子!
第二十五章:動手動腳
木箱里裝銀票的匣子下壓著一封信,沈大人沈夫人互相看了一眼,隨后沈夫人拿起信封遞給沈大人。
沈大人三兩下就拆開了信封,一目十行將信看完,遞到了沈夫人手里。
“她一個還未出嫁的姑娘家,要這麼多銀子作甚,夫人,這些銀子你替千歌保管。”
沈夫人這個時候才看完了信,信是蔣貴妃寫的,道明了這銀子是專門給沈千歌傍身的,其中還有燕王添置的一半。
沈夫人蹙起眉頭,看到這些東西和銀子時,她就沒想過給沈千歌。
有了這些好東西和銀子,不但沈家日子能過的更好,還有了銀錢給兒子和嬌嬌置辦婚事。
沈千歌是家中老幺,既然她的婚事已暗中定下,那麼兒子和嬌嬌的婚事也要準備起來了。
沒了這些東西和銀子,怎麼給沈景晏辦一個盛大的婚禮。
所以沈大人這麼一說,沈夫人就同意了下來。
“夫君說的是,她一個孩子要銀子作甚,在家里吃飽穿暖就行,我是親娘,還能虧待了她。”
沈大人滿意地拍了拍沈夫人的手,夫妻倆一起去看大箱子里其他的好東西了。
翌日,沈千歌到了時辰不用葛嬤嬤催就起床了。
她親自收拾好昨晚抄寫的《中庸》放入書袋,心情極好的去廚房。
讓良辰將昨晚特意留下來的三鮮蒸餃蒸好了后,放在特制的保溫食盒里。
沈千歌便動手做起了蘿卜糕和如意酥,這是兩種用料簡單制作也簡單的糕點。
前世,沈千歌跟著師傅學的時候,師傅當時也說這兩種糕點算是入門級的,只要有些廚藝天賦,多做幾遍,就能成功。
師傅還說,泡芙、蛋糕才是他的不傳之秘,是這里的土包子絕對沒有吃過的,但是看在她學的那麼認真的份兒上,過些日子就會教給她。后來她也學會了,只是這些點心需要一種叫“烤爐”的東西,現在寧壽堂還沒有,等過兩日,上書房休沐了,她就命人建造出來,反正圖紙早就印刻在她的腦海里了。
思緒收回來后,半個時辰,蘿卜糕和如意酥就做好了,用了早膳,良辰就扶著沈千歌上了沈老夫人準備的馬車。
一路暢通無阻到了宮門口,沈千歌從馬車上跳下來,良辰拎著食盒跟在沈千歌身后。
今日,沈千歌比平時來的早了一刻鐘,就是為了找機會將她抄寫的中庸交給燕王,順便蹭蹭燕王的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