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彎彎列出了菜單,一桌六個菜,不算寒酸,也不算闊綽,分別是:鹵味拼盤、豆腐肉丸子、酸豆角、木耳炒蛋、清炒野菜、豬骨蘿卜湯,還給匠人那幾桌準備了酒。
這樣的菜色放在大河村整體去看,算是很不錯了。
上梁的前一天,院子里修了兩個臨時的大土灶,一個用來蒸米,一個用來炒大鍋菜。
趙老太太帶著文氏和孫氏負責切肉,鐵柱娘和鐵栓娘在做豆腐肉丸子,程彎彎在做鹵味,家里的所有孩子們都去山上挖野菜了,這都是明天宴席要用到的食材。
孫氏看著一桌子豬肉,忍不住嘀咕道:“大嫂也太大方了,買這麼多肉干啥,一盤菜放二兩就算了,剩下的留給自家人吃不成嗎?”
“你個眼皮子淺的東西。”趙老太太罵道,“這可是上梁酒,不讓那些上梁的匠人吃好喝好,他們上梁蓋瓦的時候一個不上心,到時候吃更大的虧。”
別的地方摳摳搜搜沒事,但上梁酒馬虎不得,這是和家宅興旺息息相關的事,必須小心仔細。
村里有一句古話: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一句話,自然是有道理的,趙老太太希望大房一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希望四個大孫子越來越有出息,這上梁酒辦的越好,孩子們以后的出息就越大。
這天晚上一群婦人忙到了很晚才回去歇息。
趙大山和趙二狗沒回家,留在新房子這邊守著院子里的食材,還有剛運回來的瓦面。
天才微微亮,村里干活的漢子們就來了。
趙老頭子指揮著人在院子里擺了幾張大桌子,桌子上鋪著紅布,然后放上祭品,豬頭公雞酒盅等。
緊接著,拿出昨日請程昭寫好的紅紙對聯貼在主屋兩側。
喜氣繞梁萬般喜,春光滿院千里春。
所有該準備的東西備好之后,全村人也差不多都過來圍觀了,這時已到了吉時,泥瓦匠和木匠上前,開始進行祭梁儀式,一壺酒倒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詞:“請梁請到廳堂前……第一杯酒敬祖先……第五杯酒灑得高,上有三星來高照……”
祭梁結束后,就是上梁,大河村風俗是需要找八個有福相的年輕人爬上屋頂去拉梁,拉梁后就是穩梁,這是技術活,需要專業的木匠來校對位置,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房梁放好位置之后,就到了最熱鬧的拋梁,這是全村小孩子最喜歡的環節。
趙大山作為這個宅子的主人,和木匠們站在房梁上,將早就準備好的喜糖喜餅,還有紅棗酥餅等物從高處拋下去,全村人都會來搶,與此同時,宅院門口響起爆竹聲,不是鞭炮,是燃燒竹子,竹節燃燒起來后會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熱鬧到了極點。
一片熱鬧的喜氣聲中,趙老頭子帶著人搬來二十張桌子,在新屋的院子里擺開。
趙老太太帶著婦人們一桌一桌上菜,撲鼻的香味,讓所有人口水直流,六個菜,一人一碗粟米飯,管夠管飽。
當然這些人也不是來吃白食,都是帶了賀禮的。
第177章 縣令大人提親
“大山娘沒得說,這席面是我們村數一數二的了。”
“大山娘舍得請我們吃酒,我們也要舍得賣力氣,蓋瓦的時候一個個仔細點。”
“這還用你說,我們一定比自家干活還賣力。”
“來來來,先喝一個。”
“不喝了,這菜太好吃了,讓我先多吃點。”
院子里喜氣洋溢。
程彎彎的臉上也全是笑容,她將應酬客人的事交給了趙大山和趙二狗,兩人一桌一桌輪流敬酒,和來客說話寒暄,做起來也有模有樣。
趙家本家幾個婦人沒去吃席面,就在灶房里隨便擺了一桌,菜色都是一樣的。
“大嫂,你們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好了。”孫氏滿眼都是羨慕,“聽說二狗賣鹵味賺了不少錢,也帶帶他三叔,他三叔力氣大,能干不少活兒。”
程彎彎淡聲問道:“是三叔覺得給我們家蓋房子太累了,所以想換個活兒?”
“不是,當然不是!”孫氏拼命搖頭,“新房子等蓋瓦、鋪地磚就完工了,總得找個新活計。”
“那就幫我們家耕地吧。”程彎彎拉開唇角,“眼看著要秋種了,可不能耽誤。”
孫氏:“……”
他們家也要秋種,秋種要耕地整田,二三十畝旱田,特別累人,她是想給男人找個輕松地活計,把耕地的事扔給二哥去干,結果繞來繞去,還是繞不開耕田。
“大嫂,你娘家人來了。”文氏抬起頭說道,“程老太太臉色有些不好看,不會是來鬧事的吧。”
程彎彎抬頭看去,果然看到程老太太一臉黑沉站在新屋的院子門口。
院子里所有人都在吃飯喝酒說笑,根本就沒注意到門外有人。
程老太太不是一個人,身后還跟著一個男人,男人臉上長了個大痦子,正是她給程彎彎找的新男人。
她這次來大河村,就是想把這件事定下來,結果到了程彎彎家中,一個人都沒有。
她喊一個小孩問了一下,才知道今天是程彎彎家上梁,正在新房子里辦上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