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她受了蒙蔽,沒想到皇帝可能會在西疆的問題上插上一手。
但一個忠心之人,尤其如果對方是一個愚忠之人,自己這般挑撥君臣關系,對方激進一點的,可能就直接將他當反賊斬了!
柳溪元有些懊惱,自己平日里并不是多話的人,怎麼今天就犯渾了?
難不成真是同傻子待久了,給同化了?
只是這會兒懊惱已然無濟于事,看晏清的神情,今日他若不給個合理的解釋,只怕是很難見著明天的太陽了。
柳溪元克制著面對危險時后退的本能,唇微抿,腦子飛速地轉著。
片刻后,柳溪元揚起抹苦澀的笑來,似惋惜,似哀嘆地說道:“某只是覺得,鎮西侯為武安國的繁榮昌盛立下汗馬功勞,最后遭奸賊溝通外敵所害,圣上卻不肯與鎮西侯一個公道,讓其背負敗軍之將的名聲入土。此舉,多少是令人寒心了。”
說罷,柳溪元睹一眼晏清面色,卻見其只是垂眸打量著自己。
顯然,這一番說辭,并不能打消晏清心中的疑慮。
此刻,柳溪元不禁后悔自己管了這閑事。
這事蹊蹺不蹊蹺?晏清是否疑心皇帝?
說到底是她晏清跟皇帝之間的事。
唯一跟他柳溪元有關系的,大概也就只是如果鎮西侯之死背后有皇帝的手筆,他就不得不仔細考量入朝為官這件事的可行性罷了。
但這其實于他而言,也不是什麼非得知道的問題。
柳家根基扎在季城,世代都是季城城主的左右手。
如果不出意外,等袁路之接手季城城主之位,自己也應當是要留在季城,輔佐袁路之處理季城事務。
這是家族早已定好的事情。
只是他心有不甘而已。
“某并無意挑唆將軍,某只是憂心自己前程罷了。”
柳溪元思量著,斂了笑,正色道,“不瞞將軍,某寒窗苦讀數十載,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上金鑾殿,參朝政,議天下事。但此事確如一根刺扎在某心中,令某憂心圣上并非堪輔之人。”
晏清沉眸看著,沒有說話,好似在思索柳溪元的話是否可信。
就在柳溪元不知這事兒算不算結束,而自己能不能完好地離開時,卻聽晏清開口了:“西疆主將缺位,東疆兵力微弱,南疆就如出籠猛虎。若深追此戰,豈非逼李定山于南疆反叛?”
柳溪元一愣,好似醍醐灌頂。
關于這場戰事,西南聯防營疏于防守,令西戎軍鉆了空子,主要責任在于西疆戰時負責統管西南聯防營的李定山。
西戎軍為什麼能過西南防線如入無人之境?
李定山給出的理由,是西戎勾結羌國,穿過毒瘴密布的盲森,躲過了西南聯防營的眼睛,又趁機阻撓了西南聯防營對西疆的增援。
李定山自請了瀆職的罪。
皇帝準了,沒有深追。
因為一旦深追,李定山通敵叛國之罪定然暴露。
以李定山的野心,他怎會束手就擒?
若李定山不束手就擒,面對朝廷的判罪,他定然會提前反叛!
南疆作為武安國最主要的糧食產地,又由李家經營近百年。
如果李定山在南疆反了,武安境內定然糧草吃緊,但李定山的部隊卻背靠物產豐富的南疆,此消彼長之下,一旦李定山將戰事拖上個幾年,最先吃不消的,還是武安的軍隊。
況且,李定山帶兵三十幾年,固守南疆城池的情況下,又有幾個名將敢妄言自己一定能拿下李定山?
所以,在明知西疆戰事有蹊蹺的情況下,皇帝也沒有深究。
不是不想深追,而是不敢,也不能深追。
柳溪元恍然大悟,但心里卻不是個滋味。
看著面色平靜的晏清,他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又不怕死地追問了一句:“就算圣上是迫于無奈不可深究此事背后原由,難道將軍您就甘心嗎?”
晏清眼瞼微沉,漆黑的眸子里藏著讓人猜不透的情緒。
甘心?
她不是圣人,父兄血戰疆場卻落得個輕敵妄動而敗的身后名,她自然心懷怨憤。
但怨怪與憤怒,并不能解決事情。
“我父兄以衛國烈士之名下葬,李定山因叛國之罪被問斬。”
晏清說著,斂下視線,唇邊微不可察地綻開一個笑,清冷的聲音似風低語,“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十月的風已是凍人,晏清這隨風落入耳中的話,更是叫柳溪元自上到下涼得透徹。
他本以為此事是皇帝授意李定山,卻沒想過鎮西侯不亡,李定山壓根兒就不敢反。
皇帝就算再想要權,也不會是自斷肱骨的蠢貨。
他本以為晏清是年少無邪受了蒙蔽,卻不想遭表象蒙蔽的,恰是他們這等自以為機敏的聰明人。
🔒第一百二十二章 氣死個爹
若說從前柳溪元只是欽佩于晏清的驍勇,那今日他便是正兒八經折服于晏清這整個人。
一個“忍”字,說來容易,要正兒八經地做到能忍常人不能忍,始終不被情緒沖昏頭腦。
柳溪元自問,他自己還沒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