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也是很有才華的書法家,其實“蘇黃米蔡”的這個“蔡”原本指的就是蔡京,只是后人痛恨蔡京禍國,硬是給換成了蔡襄。
一代書法大家搜羅來討好另一位書畫天才的畫作,可想而知都是什麼水準的。趙楫代替了先前伺候的宦官的工作,將畫軸一個個展開,同徽宗一起欣賞。
果然,每一卷畫軸展開,俱是古往今來的名家名作。有花鳥蟲魚,有山水風景;有惟妙惟肖的工筆畫,也有意境悠遠的水墨畫。任何一幅拿到現代拍賣,只需稍加運作即可拍出天價,足可令柳卉欣一夜暴富,再也不用為錢發愁。
趙楫繪畫水平本就極高,加上在現代看了許多畫冊,里邊的評論都十分精到。趙楫隨著徽宗一幅幅看過去,偶爾點評一句,話雖不多,卻都能正正說到點子上,聽得徽宗不住捻須微笑,頻頻點頭。
桌上本有十多幅畫卷,趙楫來時徽宗已看了小半,他與徽宗又一起看了八幅畫兒,此時桌上除了趙楫拿來的《墨蝦圖》和奏疏,就只剩下一軸巨幅長卷。
時間已到午時三刻,徽宗有些餓了,便讓一旁伺候的宮人傳來午膳,父子倆一同用餐。
現代國人通常圍著一張桌子吃飯,因此習慣在餐桌上談事。但中國古人實行的是分桌分餐制,不但像西餐一樣各吃各的,而且還不同桌子,互相間隔得老遠,實在很難進行交流。
其實唐朝時,隨著少數民族的高桌大椅傳入中原,中原已經有了類似西餐的合桌用餐。大家雖然還是各吃各的,但已經有圍著一張大桌子吃飯的情形了。
不過皇帝賜宴,為了彰顯帝王威儀,當然不可能跟人合桌吃飯。因此采用的是古制,兩人各據一張桌子,各吃各的。徽宗興致頗高,還叫了樂師奏樂助興。父子間說話都沒法聽見,當然就更沒法談事了。
父子兩人默默吃過了午飯,又喝了宮女送上的香茗,重新悠悠然回了書桌,繼續開始看畫。
最后剩下的是一幅長卷,紙張加上裝裱,卷起來竟然比一匹布還厚。長卷在宋代是一種很偏門的畫,事實上文人們普遍不承認它是正經的書畫作品,只覺得是畫匠創作的小玩意兒。
這也是為什麼徽宗會將這幅畫留到最后的原因,不是因為好東西要最后欣賞,而是對這種小玩意提不起勁頭。不過反正其他都看完了,趁著意猶未盡,徽宗還是決定看看這長卷有什麼新奇之處,讓蔡京覺得可以拿來給他御覽。
趙楫搶先一步回到桌前,將長卷擺正,用鎮紙壓住一端。雙手拿起畫卷緩緩展開。剛看到畫上的內容趙楫就是一愣,這圖畫好生熟悉。
哈!這不就是后世被當成國寶的那幅《清明上河圖》麼?
畫卷的的開始是汴京郊外的風景,一支駝隊在往京城趕。徽宗眉頭微皺,顯然是覺得畫者的畫工實在粗劣,不堪入目。不過反正看都看了,倒也沒拂袖而去,而是耐著性子往下看去。
隨著畫卷緩緩展開,畫上的場景漸漸熱鬧起來,能看到迎親的隊伍,還有越來越多的店鋪酒肆。待看到汴河、碼頭、城門的情景,徽宗已然猜到畫里描繪的正是汴京的繁華景象,微皺的眉頭總算舒展開來。
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徽宗繼續順著展開的畫卷向下看去。街市、虹橋、大船、城樓……人流接踵摩肩,建筑精巧宏偉,構圖雖談不上意境,卻也頗為巧妙,顯然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這時徽宗已然明白蔡京將這幅畫拿給他看的用意,這樣的一幅盛世畫卷,顯然是說在他這位“圣君”的英明治理之下,國家繁榮穩定,一派盛世景象。這非但不是冒犯,反而顯示了蔡京的善禱善頌。
徽宗當然是古往今來少有的昏君,可越是昏君越喜歡別人說自己英明神武,堯舜禹湯。蔡京的這記馬屁拍的徽宗龍心大悅,看完畫軸臉上已是笑意盈盈。
“呵呵!這倒真是個花了心思的小玩意兒。”
“《清明上河圖》,這名字起得也好,父皇圣君降世,政事清明,方才有這般繁華的盛世景象。”
趙楫早打定主意要拍馬屁了,見徽宗高興,便也昧著良心胡亂吹捧起來。
“哈哈哈!朕早聽娘娘們說起,說四哥兒是個有心人,又慷慨大方,風趣多才。朕早想招你進宮來敘敘話兒呢。倒是沒想到你出宮兩年,果然變了很多,沒以前那麼倔了,也更會說話了。”
“多謝父皇夸獎!兒臣時時念著父皇過去的教誨,日省己身,不敢稍有松懈。全賴父皇教導有方,這才稍有寸進。過去兒臣不成材,辜負了父皇的教誨,現在想來十分后悔。”
“你能明白朕的苦心就好!朕看你今日點評畫作,言語精辟,見解獨到,可見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便對了!今后啊,你要多讀圣賢之書,多在琴棋書畫這些高雅的地方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