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一道靈符十分靈驗,燒了之后泡水,產婦喝下后便可轉危為安……但這實在很難歸入醫學范疇,只能算是巫術。
還有些地方生下女嬰,便將骨盆人為的折斷,使之終生松弛,無法閉合,以避免日后可能出現的難產情形。代價便是女嬰長大之后,不免一輩子走路都不利索。
而西醫在這方面倒是走到了中醫的前面,這也算是寸有所長吧。
一開始,西醫發明了一種工具,叫做“碎顱鉗”,這東西聽名字就知道是用來干嘛的了。于是才有了小說和影視劇里常見的那個問題:保大人還是保孩子。
保孩子,就要把母親剖開,照樣縫不上。保大人,那就要使用先前說的那種碎顱鉗了。
這個問題在華夏古代其實是不存在的,就像王貴妃現在的情況。因為只能保孩子,大人是根本保不住的。
這種情況,在西方一直持續到產鉗被發明出來,才漸漸好轉。
產鉗與碎顱鉗都帶一個鉗字,其實結構都和火鉗差不多。只不過碎顱鉗是用來將嬰兒的頭顱夾碎,而產鉗則做成兩個圓弧形,將嬰兒頭顱牢牢固定住,利用外力幫助它從產道出來。
這里說句題外話,最初發明產鉗的那個家族保守了這個秘密一百多年之久,靠它一招鮮吃遍天,賺了無數錢財。直到家族最后一名成員去世前,才將這個秘密公開出來。而在這一百多年間,無數產婦因為出不起錢,或者預約不到他們家的醫生,只能無奈的在痛苦中死去。
總之,產鉗這東西,結構和原理都非常簡單。
只要讓人看上一眼,就能明白它的作用,這也是太醫院院正覺得此法可以一試的原因所在。
趙楫也是在無聊時看的一本關于醫學史上一些有趣案例的閑書時偶然看到的,卻沒想到因此讓柳卉欣救了王貴妃母子一命。
救人如救火,柳卉欣安排了鄭后先趕過來阻止開刀。她自己則立即去找人打制這把產鉗。
若是找工部或者匠作的人來做,固然可以做得美觀大方,而且不用花錢。可這些衙門手續太復雜,等他們弄好,黃花菜都涼了。
柳卉欣干脆找了個打鐵鋪子,金錢開路,讓鐵匠立即開工趕制。
為了節省工時,柳卉欣直接選擇了使用更容易加工的銅來作為原料。甚至為了讓鐵匠便于理解,一次成功,柳卉欣還專門手繪了一張等比例的三視圖。
因為講解得十分詳細,又有圖紙,再加上錢也十分到位。產鉗的打造很順利,一次成功,沒再生什麼波折。
為了趕時間,剛打造完成,柳卉欣便命令馬車立即往回趕,最后的一道拋光工藝,都是將鐵匠一起帶上,在疾馳的馬車上完工的。
工具順利造好,沒想到在找人使用工具時卻出了問題。柳卉欣現在是男兒身,連屋都不可能進去的,當然不可能自己出手。
于是她便找上了負責接生的老嬤嬤,不料老嬤嬤一聽要將這東西伸進貴妃娘娘的產道,將龍種“鉗”出來,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般,死活不同意。
柳卉欣氣急,這才大喊大叫起來。而徽宗出來時,見到的恰恰是這一幕。
“哇~哇!……”
有了產鉗的幫助,醫女進去之后沒多久,屋里便傳出了嬰兒的啼哭聲。屋外等候的眾人心頭一喜,看來孩子是保住了。但畢竟看不見,眾人心里還有一根線始終懸著。
仿佛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屋門終于被打開,醫女慢慢走了出來,全身仿佛虛脫了一般。
被陽光一照,那醫女終于恢復了幾分精神,緊走幾步,來到徽宗跟前恭聲稟報道:
“恭喜萬歲!娘娘生了一位漂亮的小帝姬,母子平安!”
Yes!
眾人臉上都有喜色,柳卉欣更是夸張的握了下拳頭。若非徽宗在場,只怕她當場便要歡呼起來。
“賞!重重有賞!”
徽宗龍心大悅,當即大聲頒起賞來。
“醫女接生有功,賞黃金十兩。另外官升一級,準你正式進入太醫院做女醫官。”
這賞賜算是極重了,醫女原本只算是宮女,只不過跟著太醫學了點兒醫術皮毛,在太醫不方便的場合進行一些診斷罷了,更多的是作為太醫的助手。
這女醫官卻已是正式的御醫,甚至因為性別的優勢,比男御醫更容易出頭。畢竟宮里男人只有皇上一個,女人卻有近兩萬。就算今后出宮嫁人,有了這層身份,比起宮女的身份,身份體面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徽宗心情甚好,其他一應人等也都具有賞賜,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見者有份,絕不落空。就是那暈倒的老嬤嬤,也沒過分苛責,甚至還給了一貫賞錢。
最后,徽宗神色復雜的看向了柳卉欣。
他只是不愛理會朝政,可人并不傻。現在王貴妃母子平安,他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回想起方才王貴妃那些話,稍一琢磨,自然知道王貴妃先前為什麼要說救命之人有求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