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人確實有些智謀,在半月內攻破了渝關,可是渝關守將身邊也有能人相助,使了個離間計,讓晉國主帥與趙胥之間產生嫌隙,在最后之戰里晉國軍隊不聽趙胥調派,擅自行動,導致幾萬大軍身陷死城,損失慘重。
這一仗即使勝了,也是慘勝,對晉國來說,更是不值。
本以為拿下渝關,他們就能一氣直搗魯國都城,到時候也算是能減少損失,可在渝關之后的一個要塞小城,愣是又給大軍攔了下來。這一攔又是半月,就像是扎在趙胥眼睛里的一根刺。
晉國在這時候宣布撤兵,直接拋棄了趙國這個盟友。
趙胥簡直被晉王的昏庸愚蠢氣笑了,尤其是對方的信,竟然口口聲聲說他指揮不當,使得晉國損失眾多良兵,如果晉王在他面前,趙胥絕對能一劍斬了那老不死的東西。
“這晉國當真可惡!在這種時候撤兵,對他們有什麼好處!”趙胥帳下眾將同樣火大,一個個都罵起來。
“也確實不能再拖下去了,事到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哪怕晉國撤兵,我們也得打下這小小磺城!”
“王,您可有什麼辦法攻破磺城?”
“從這些日子磺城的種種行事看來,他們早就打算棄渝關,據守磺城了。”趙胥指點著地圖,“我們不打磺城,繞路瀧周。”
他是準備走一條險路,若能成功,直取魯國都城絕不是問題。可惜,他是注定了做什麼都無法成功,險路成險境,險些把他一條命留在那里。魯軍好像早已知道他會走瀧周,陳兵二十萬等著他去。
那一仗,兩軍人數相差不小,魯軍又是為守護家園背水一戰,氣勢上壓倒了屢屢失意的趙軍,哪怕趙胥本領通天,也難以力挽狂瀾,只能看著兵敗如山倒。
如果不是被心腹拼死搶救,他恐怕會死在那里。
他受了不輕的傷,帶著一小部分殘兵奔逃回國。去時聲勢浩大,回來卻落魄狼狽,打了這麼一場虎頭蛇尾的仗,趙晉兩國之間本就不怎麼牢固的聯盟一下子就破裂了。
第141章 第十四章
晉趙兩國鬧翻了,趙胥終于是忍不了晉王這個豬隊友,最重要的是他覺得以晉王的昏庸,晉國滅亡是早晚的事。如今已經不能用從前的經驗來行事,雖然在原來的世界劇情里,晉國被他滅亡的比較晚,但現在看來,與其打魯國,他還不如先干脆把晉國打下來。
可惜,晉國損失慘重,趙國也沒討到什麼好,一場對魯之戰結束后,這兩國別說再起戰端了,只是對付國內那些不滿之聲和亂象,就已經足夠他們忙的。趙胥打了敗仗逃回國后,就一直試圖練兵強兵,再廣招良才,把自己從前知曉的那些將帥之才全部收到麾下,避免再發生渝關那種事。
然而這從前很順利的事情,現在是屢屢失敗,要麼是找不到人,要麼是找到了卻發現對方早已投奔他國,好不容易撈到兩個,還需要不斷磨練才堪大用。
他就如同困在淺水灘里的魚,縱使覺得自己入海便能化龍,奈何大海隔他十萬八千里,壓根去不了,也就只能繼續在淺水灘里蹦跶。
這兩國消停了,魯國趁機休養生息,這一次險些遭遇滅國之禍,幸好背后還有殷國和其他小國的幫助,魯國為此,特地遞交國書與殷國建交。
在這場戰爭里,殷國無疑就是得益最多的那個。殷如許從送來的信中看到如今的各國形勢,沉思片刻,又著手寫回信。
她的信大部分是讓信得過的可靠之人,專程帶去給兄長的。是的,她并不是給母親寫信,而是給兄長寫信。她的兄長耳根子軟,沒什麼主見,但對她這個妹妹還算疼愛,雖然耳根子軟有壞處,但同樣也有好處,至少他能聽得進她說話。作為殷國國君之子,兄長比她這個公主能做更多的事。
殷如許希望和平的局面能維持得更久,她希望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不管是她如今的家,還是故園的家,都能平安。所以為此,她需要一個擁有自己血脈的孩子,將來能繼承這片草原,同時也需要一個和她血緣更親近的人,繼承殷國國君之位。
她不由自主撫摸著自己的肚子。
孩子,從前只要一想到這個詞,她的心就是一陣抽痛,痛的多了,久了,就再沒有感覺。她自以為不會再有感覺,可是恐懼還是體現在了夢中。那一天她在噩夢中醒來,和沃突在夜晚騎馬奔馳,忽然間,恐懼就被她遠遠拋下了。
她一天比一天平靜,最近,已經隱約能感覺到一些久違的喜悅和一點期待。這份喜悅和期待的心情,并不是她自己找回來的,而是沃突傳達給她的。
“絮絮,今天怎麼樣?”沃突從外面回來,第一句就是這些日子以來習慣的問候。
殷如許:“挺好的。”她看著沃突的手,果然,他今天又帶回來了新的東西。
“今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