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前斂衽見拜:“九皇叔萬福金安!”
法染寂靜的目光落在女子身上,昔日少女,梳起了婦人青絲髻。
任由她行過宮禮,開口道:“過來。”
他身邊的石杌上鋪有一張什錦綢墊,像是早已等著她來。
宣明珠攬袖落坐,此時已將對梅鶴庭的多管閑事置之度外,心中只有重逢的歡喜,“九叔,你好麼?”
法染眼睫慢眨,點頭,微側頭望著她的左頰,忽而伸指,輕撫她的臉腮。“瘦了。”
毫不避忌的溫度自指尖傳來,宣明珠微怔。
聽見那句家常語,籠在那對水眸中的清光又嬌軟起來,眼里僅剩的生疏也如春冰融去,她嗤地輕笑出聲。
“九叔避世十年,狠心得連昭樂也不見,如何又記得我十年前的腴瘦?我不信。”
這聲晚輩向長輩撒嬌的口吻,別人不知道,身后的泓兒聽了怔營一瞬,眼圈便沁紅了。
她家殿下是宣家過了三世輩的姑奶奶,已經習慣于關懷照顧小輩,殊不見,長公主也只才二十幾歲,也尚是個正當韶華的年輕姑娘。
這青天這人間,都不過是欺公主頂上沒了長輩替她做主,欺她自主立事,便將一位好好的金枝玉葉,磋磨得連嬌賴一回也尋不著途。
好在如今九王爺出關了,不管他是宗親還是出家人,到底是除了先帝后之外最疼公主的一個。只望二十八周天神佛發大慈悲,讓九王爺真能看好了殿下的病,從此殿下才真正是去苦得甘了。
泓兒滿心發愿的時候,法染清曼的聲音徐徐裊蕩在竹林間,“你左頰有顆單梨窩,瘦一分則可見,豐一分則無,自小便是,奇異得很。
所以我知道。”
宣明珠聽了配合一笑,露出潔白的貝齒。
久違的孩子性氣,抿得那枚獨一無二的梨窩如新釀成的梅子酒,淺淺的盞口,盈盈的清漪,令人吃醉。
“手拿來。”
宣明珠聞言,心頭輕跳,便知梅鶴庭事先必是對皇叔說過了。
她有些懊惱地蹙起蛾眉,“昭樂的爛攤子家事,教九叔見笑了。”
法染只是靜靜瞧著她那一截雪腕,神色中既無對她生活的評判之意,也無對她病情的擔憂之色。
一個無悲無喜的和尚,真與從前那一笑風華的宣靈鹔大不相同了。宣明珠暗中唏噓,摸不準九叔如今到底修成了個什麼果,只得將手遞去。
覷著九皇叔的臉,她心里竟有幾分忐忑。
其實,之前已被那麼多郎中斷過壽數,歷生歷死也已看淡,按理她是不該再心生波瀾的。可眼前之人不一樣,她好像回到了少時將字帖交到他手中的時候,怕九叔罰,又怕九叔一味說好話不去罰。
如今是怕法染擔心她,又害怕法染不擔心她。
“莫動心念。”
法染三指按著女子軟腕上的寸關尺,眉頭時松時緊,足足過去一柱香的功夫,道:“換手。”
宣明珠又將右手遞去,見皇叔的神情實在肅重,輕道:“其實不打緊的,當年母后……我已歷過一回了,沒有什麼再怕的。九叔不必為難。”
“莫言語。”
法染凝眉聽脈,竹舍四周靜謐,唯余茶氣與風聲。半晌,他放開手。
泓兒從國師高深莫測的神情中瞧不出個子午卯酉,遲遲不見他開口,正忍不住想詢問,但聽法染道:“換手。”
宣明珠覷了一眼那張宛若石雕的面,唇角動了動,再次將左手遞去。
這一回沒耗費太長時間,法染收手攬回袍袖,直問道:“吐了幾回血?”
宣明珠愣了,心道九叔在歧黃一道的造詣竟高深到如此了,單從脈象便能知道她吐過血?
想了想,含糊說:“總有五六次吧。”
望見九叔的神色,又忙改口,“六次,六次!”
法染:“現吃的藥方是哪位太醫開的?”
“楊延壽楊太醫。”宣明珠成了個正襟危坐的蒙童,有問必答,“還是當年母后用過的方子,楊太醫斟酌改換了幾味藥。——九叔,你如今怎都不笑哩?”
生死大事面前,她突來插科打渾一句,饒是法染也頓住須臾。
隨口謅一句:“佛家不許人笑。”
身后的侍者忍俊不禁,宣明珠瞧見了,歪頭對那高大的和尚眨眨眼:
“尉遲將軍,難為你伴了九叔這些年,記得將軍從前無肉不歡,你可是心甘情愿出家的呀?”
“阿彌陀佛,”侍者含笑低首,“貧僧心甘情愿。”
法染彈了下她的流鳳釵,“莫鬧,聽仔細些。你現服的藥方雖對癥,只是太醫署礙于你的身份,不敢下猛藥。你若信我,我為你改換幾味藥,至少,服后不至于胸悶嘔血。
“若有疑慮,也可先問過太醫署再用。”
宣明珠當然信他,當年為母后開的藥方中有幾味藥拿捏不定,御醫們怕擔責,還是九叔出面敲定的,以此緩解了母后的痛苦,她一向感激在心。
記得泓兒是隨身攜帶那張方的,宣明珠便命她取出,侍者又回禪房取了筆墨來。
法染曲指執筆,就原方上抹去行血的幾味藥材,換上新藥與錢兩數。
“多謝九叔。”宣明珠笑著收起墨跡風干的藥方,連太醫署也不必過目,告訴泓兒以后便按此方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