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句話,精準觸中了皇帝的隱痛,比起想盡快收服梅鶴庭這個傲物,他對皇姑姑的補償之心更在一切之上,君臣二人在這一點的共識,皇帝從不懷疑。
是以他賜了梅鶴庭出入無禁的御牌,秘密調入汝州。
錦囊在燈下展開,皇帝取出里頭折疊的紙張,眉頭便是一跳。
只見上面畫著一件龍袍,除此外別無文字。
宣長賜沉思片刻,取下面前的明角燈罩將紙點燃,搖曳的燭影映著那張年輕的臉,平靜而冷厲。
“吩咐羽林衛去辦吧,干凈穩妥些,朕不想皇姑姑回家時,還要為這些事煩心。”
“諾。”
三日后,楚光王的三子云郡王在倚香樓酒后吐言,說自家有一方穆帝傳下的寶印,與當今玉璽也差不了許多。這話被有心人捅到御前,龍顏震怒,不待王府那頭運作,便下急令搜府,結果搜出了一件五爪金龍袍。
楚光王震驚之余大呼冤枉,聲稱有人栽贓構陷,然物證在前,其府上下三百余口皆下詔獄。
再三日,宣戩私下屯聚兵械之事被掘出,燕山左右衛、熊渠前衛三營主帥被褫職羈押。
期間,拱衛皇城的鷹揚衛左領軍高頌,組兵發動了一起嘩變,只是還未攻進內宮門,便被一方突降的人馬包圍鎮服,卻是本該跟隨長公主離京的北衙禁軍主力。
高頌被活捉,交三司嚴審,供出幕后主使,正是楚光王宣戩。
又三日,兵部左侍郎張松林脫冠請罪,口口聲稱自己瀆職失查,卻萬萬不曾參與此事。可就在這時,大理寺上疏一封,舉證兵部代尚書張松林,殺害司天監令華苗新,并意圖嫁禍昭樂長公主。
這個六月里,上京的宗室與六衙皆生巨變,臣工人人自危,嘩然一片。
待中書兩省與御史臺終于反應過來,開始上書攪渾水,朝堂上站出一人,卻是名不見經傳的翰林待詔庸子鄢。
但凡有閣老試探著求情,主張天子與宗親同氣連枝,宜緩赦細查,庸子鄢便甩出一封回駁折子,文脈盎然成峰,廣引晉律故典,將對方堵個啞口無言。
那如琢如磨條清縷析的文辭,令內閣隱約覺得耳熟,還有一種被壓制的不安。等到左突右進怎麼也吵不贏,才猛然驚醒,這哪里是庸狀元的口吻,分明是當年江左梅探花之手筆!
可梅鶴庭,他不是不在洛陽嗎!
難不成這一切都有他在背后參與——遠在百里之外,運籌上京之內,這可能嗎?
由始至終,皇帝冠戴十二冕旒,端居御座,任憑庸子鄢出頭。
等內閣終于吵不過了,擬旨,擢庸子鄢為兵部尚書。
吏部尚書進言,庸子鄢一來年輕不通兵事,二無功績,甫降高位,恐怕不能服眾。
庸子鄢隨和地回應:“不巧,下臣祖上曾出過一位左翼將軍,諱字褚,曾隨晉明帝平匈奴。”
宣長賜在御座上浩然微笑。
下朝后他回至便殿,換下朝服冠冕,拉開御案的桌屜,那里面只剩下最后一個錦囊。
*
京中腥風血雨的時候,梅鶴庭在汝州公署輕閑地架鷹喂狗,臨風望月。
他不喜歡刺史府,那里離公主行宮遠,看不見殿宇的燈火。
還是署衙好些,走到院中一抬頭,便能瞧見九峰山間亮如月宮的光盞。
這麼晚了,燈還通明,她應尚未休息。
未休息,身邊便有人。
身邊是誰,與她,做著什麼?
那顆曾經只屬于他的朱砂痣,極盡妍媚婉轉時的熒熒顏色,會,被另一人覆在唇下嗎?
該殺嗎?
有些念頭,不是不愿去想便能一刀切斷的。盛夏天熱,夜里也熱,身著墨色紗衣的男子解帶敞懷,露出一爿冷白的胸膛,有一道月牙形的小疤,在左襟處若隱若現。
他懷抱一只小小的土黃色狗崽,望著行宮的燈光,每想深一層,撫在狗兒背上的力道就放輕一分。
九尾原本最是黏他,此時在主人的臂彎里瑟瑟發抖,鼻間嗚咽不敢叫。
“公子,屬下讓廚房熬了——”姜瑾從小廚房過來,見到月下這詭異一幕,手中的溫補湯險些端不住。
上一回他有這種悚然之感,就近在幾日之前,也是這麼個夜里,他進屋見公子在燭下抬手比劃著胸口,還以為公子的舊傷又疼了,走近,赫然發現他手里倒扣著一柄裁信刀,尖刃正抵心口。
那一日他被嚇得魂飛魄散,今夜卻是看著眼前衣衫落拓的人影,被驚詫得目瞪口呆。
公子向來是彬彬有禮的斯文,何曾這樣兒過?
自從去了趟行宮,公子就越來越不對勁了。
皆因、皆因處理京城的消息往來,謀劃施排,壓力太大了吧?姜瑾舔唇安撫自己……定是如此,不然還能因為什麼呢。
瞟了眼九尾快被嚇死的小可憐模樣兒,他挪步上前解救,“那個,公子……喝盅補湯吧,您不能見天這麼熬著。”
梅鶴庭回神說好。
他撂下九尾,反復盥手三遍,一絲不茍喝了那湯。
他當然得顧惜自己的身體,這一身血,還有用處呢。
喝完,他放出籠里的最后一只黑翎隼,循目注視它沒入無邊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