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無和駱景參加過單打,知道要戰勝那些走在他們前面數年的前輩,經驗豐富的老隊員,去沖冠有多難。
戚無天天喊著自己是天才,但即便是他這樣的自信,也不敢說自己能拿到亞錦賽、世錦賽的單打冠軍。
相反,經過這一場場比賽,他更知道要突破老隊員,殺出自己的成績有多難。
他們要考慮的最大問題,并不是亞洲的其他
國家選手有多強,世界各國的選手或許有強者,但并不是沒有一搏的機會,最大問題是——華國隊自己太強了!
內部競爭,從他們剛剛踏入這個職業的最初就開始。
在隊內,他們要面對的是世界排行前十,是無數個冠亞季軍在手的前輩。更有和他們一樣,年輕力壯,不怕拼搏的同輩人,還有之后陸續補充進來的新鮮血液。
這里的每個人都是乒乓球打法巔峰圈里殺出來的,卻也成了他們沖擊冠軍路上,最可怕的對手。
單說常晴,外戰勝率百分百,奪冠率百分百,她強嗎?
總有人比她更強!
葛小若,女子世界單打第一,也有輸比賽的時候!
宋芳瑜,世界排行第二,照樣被小輩擊敗,丟掉了亞錦賽的冠軍!
還有那些人的勝率沒有常晴高,也不是每一次比賽都是冠軍的人,常晴贏了他們一次,不代表常晴就一定能在下一次對打中戰勝他們,競技比賽的結果永遠未知。
在亞錦賽的賽場上,常晴打出來了,沒錯,她是冠軍。
但那樣的勝利偶然性太大,她在進步,宋芳瑜也是一樣,亞軍會更加激勵她去前進,從現在到明年的三月,任何人都有時間和機會,去完成實力的又一次進步和飛躍!
常晴和宋芳瑜,還有其他隊員,就是在這樣的無形競爭當中,瘋狂地進行著訓練。
而近來的幾次隊內賽結果卻不容樂觀。
宋芳瑜已經打出了一套克制常晴的方法,隊內賽不是冠軍爭奪的決賽現場,常晴不會,也沒有必要按照亞錦賽場上那種不要命的打法去博每一次的隊內小比。
她的打法在不斷的進步,左手因為刻意的訓練,已經可以打出和右手相差無幾的效果,但是宋芳瑜進步的也不小,她原本就大賽經驗豐富,世界排行第二,并不是那麼容易打敗的。
基本上每次對打,常晴都是輸。
如果她沒有努力,或者她不夠站在和宋芳瑜這一代的選手球桌對面也就罷了,但她很努力了,毫不松懈的訓練,刻苦到了極致,就是這樣一股氣,一股想要突破,卻無法突破的氣憋在心里,任誰的狀態,都不會好。
乒乓球,除了技術、實力和運氣以外,更考驗
心態。
久而久之,隊內或許會有一些說法,覺得常晴是因為被雙打和混雙占據了太多時間,才導致單打無法突破宋芳瑜。
更有一種觀點,覺得她就算是把所有的時間放在單打上,也無法超過宋芳瑜,年齡和經驗的優勢在那里擺著,亞錦賽贏了只是僥幸。
連陳鈀都直搖頭,“這段時間,常晴你就先不參加隊內小比了,好好想一下,世錦賽說晚也不晚,就這麼幾個月的時間,以你的天賦,如果專心打雙打,不說別的項目,團體賽至少是穩的。”
團體賽和雙打、混雙不同,團體賽需要派出四位選手參賽,比賽當中既有單打局,也有雙打局,如果說雙打兩個人就將實力認證的含金量分的不如單打的話,那麼四個人的團體賽,顯然更加無法證實單人的實力,只能說,體現了團體的協作和團隊的整體水平。
這不是說團體賽不重要,華國的乒乓球隊是最注重團結協作的隊伍,也是最強調集體榮譽感的隊伍。
團體冠軍不能證明單人的單打實力,但是要進入團體賽的候選名單,不僅雙打實力要強,單打實力還要更強!
世錦賽的單打比賽,可報名額為五男五女,超出的名額報名者必須在世界排行前十。
按照之前的預估,宋芳瑜、秋曉楠兩個人是確定參賽的,兩人的世界排行都在前五。
剩下的名額,顯然會在年輕一輩當中決出,宋詩雨、黎海燕、何虹和常晴都是有力人選。
雖然最后的名單沒有確定,但通過這段時間的成績來看,宋詩雨、何虹和常晴的可能性很大,并不是說黎海燕的水平差,而是因為進攻型的打法選手涂改多了,反而顯得何虹作為削球手的特別。
但如果名額足夠,黎海燕又能在這段時間打出進步來,那也有可能上場。
在一眾進攻型快攻、弧圈球隊友當中,黎海燕無疑吃了競爭的虧。
常晴被停小比之前,其實還參加過一次小比,小比是循環對打,一隊內為了檢驗隊員的水平和狀態,時不時互相打一下,如果狀態下滑,就算是快要默認進世錦賽名單的人,都可能會被換掉。
常晴對何虹的削球也好,宋詩雨的快攻也好,都是三比一很大的優勢,雖然不至于零封,但是贏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