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無論是陳鈀還是郭立,都認可一件事。
縱觀整個國家隊,心態最好的就是兩個人,一個是何虹,她天生的樂天派,輸贏都一樣的高興,極其容易滿足,另一個就是常晴,常晴就可怕得多了。
她是輸贏都無法影響她的發揮,即便是被打到最后幾分,她也能扛住壓力,絕地逆襲,用極快的速度適應對手,擊敗對手。
這種心態,出現在一個只有十六歲的孩子身上,實在是匪夷所思。
他們不知道的是,常晴小時候是怎麼成長起來的,她十歲的時候就有了成年人的心智,為了生活下去,她必須堅強,必須思考,必須獨立。
而之后,她即便是沒有進入社會,也經歷了社會上太多的“非人為可控因素”的打壓,后面,更是因為右手的傷病,差點葬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駱景還經歷過換橫拍和直拍的階段,戚無則和他們完全不同,他從小家庭環境就不錯,又是沿海城市,左手橫拍打到現在——
省隊第一的男子乒乓球運動員,家鄉最年輕的左拍天才,一手爆沖弧圈讓很多比他大的對手都頭疼,全國少年賽的單打冠軍,十五歲就通過多省集訓順利進入國家隊,進隊不過一年便升入二隊。
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了亞錦賽和世錦賽的門票。
而今年的他,距離成年還有幾個月。
很多挫折和磨難,或許在當時看來全是壞處,但這些磨難所帶來的隱形的成長,卻只會在他們之后的人生當中,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成功。
常晴是天生就有這麼穩的心態,這麼強的技術的嗎?
不,她也經歷過,她也猶豫過,她也迷茫過。
但這些迷茫和挫折,都以極快的速度克服了,并且轉化成為她
奪冠路上的墊腳石,多少天才因為沒有走過那些坎兒,而提前夭折,而被埋沒,但是她撐住了。
俞近識早就懂了駱景的意思,剛才那句話不過是嚇唬他,駱景這小孩就是認真,認真打球,說話也認真,常被他們逗。
郭立是拿戚無的心態沒有辦法,心態只有自己去經歷,自己去思考,才能自己獲得成長,不是他講兩三個什麼抗癌故事就能幫戚無練出來的。
而戚無還年輕,他自然就認為,郭指導的意思無非就是讓他過來,多接受一下俞近識的“指導”。
再加上戚無的確是佩服俞近識,所以才有了剛才拉椅子的一幕。
“剛才……沒事吧?”常晴還是問了一句。
俞近識雖然經常遲到(不是),但今天看起來臉色確實是還差了一些。
“剛才在門口被人攔了一下,沒什麼。”
俞近識拿起筷子,察覺到幾個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依然帶著擔心,“路人,真沒什麼。”
“什麼路人!”
孫久林不知道什麼時候揣著手過來了,四月份的戈森堡天氣還有點冷,他穿的比隊里誰都厚重,“明明就是被球迷圍住了,要不是我解圍,你都脫不了身!”
何虹沒聽明白,“球迷?”
孫久林拉開椅子自己坐下,還把戚無擠走了,孫久林非要坐在俞近識身邊,戚無搶位子哪能搶得過教練,灰溜溜跑去了駱景的另一邊坐下。
孫久林三言兩語,才算把這件事解釋清楚。
原來雙打和混雙項目結束之后,俞近識作為這次的主要場外指導,以及常晴何虹的主管教練,成為了被媒體分析的頭要人物。
要知道放在十年前,甚至乃至于六七年前,俞近識這個名字就是流量密碼啊!只要提到他,就有關注度,就有鋪天蓋地的球迷買報紙,鎖定他們的轉播臺,有他名字的報紙,當期銷量都增增漲!
俞近識:“……幾年不見,你就學會了亂吹是吧?”
孫久林瞥了他一眼,“我哪有亂吹?你那個時候在國外的球迷,比我們多多了,我和郭立還酸過好一陣子。”
而近期的世錦賽舉辦以來,關于比賽的消息也層出不求,不少的華人球迷,還有瑞國俞近識以前的球
迷,都聞風而至,想辦法買票進來看比賽。
這一看不得了,場上不僅有新鮮的俞近識可以看,還被種草了他帶的親徒弟——常晴。
啊啊啊啊女鵝打球好帥好颯!!!
臥槽這不就是俞近識的超級發球嗎我居然在世界賽場上又能看見了!!
不愧是我們男神帶的徒弟,三冠王也太牛逼了吧!!!
華國隊在這兒包了好幾桌搞團建吃飯的事情,自然很引人注目,畢竟很少能看見這麼多華國人同時出現在一家餐館,有些好奇的人就忍不住來多看幾眼,結果就這幾眼,撞見了俞近識。
偏偏那幾個都是俞近識以前的忠實球迷,立刻蜂擁而上求簽名。
俞近識在隊內當年還是被認為頗有文化的,會點英語和俄語,雖然不算精通,但即便如此,面對北歐的熱情粉絲,他的語言能力還是不足以應對。
不知道的還以為門口發生了暴.亂,好在孫久林和翻譯小黃正好路過,這才弄清楚真相,原來就是為了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