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理學上,和父母不親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性
2024/10/11

ADVERTISEMENT

人際關系中的情感疏離:一個心理學的視角

在我們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會發展出許多不同類型的關系。相比于各種隨機產生的愛情、友情,父母子女之間的聯結要更為緊密和堅固一些,至少在親疏遠近這一點上,有血緣關系作為紐帶。

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從不擔心會失去父母的愛,無論彼此之間爆發過多麼激烈的矛盾和爭吵,對父母的感情都是確定無疑的。然而,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和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似乎是匪夷所思的。

遠離父母:斷線的風箏

「父母在,不遠游。」然而,有些人偏偏像斷了線的風箏,遠離父母,甚至與父母之間的聯系也是少之又少。距離并沒有帶來親近,反而讓他們更顯冷漠。

這些人并不關心父母的近況、狀態和情緒,偶爾聽到親戚或者父母的控訴,內心也是毫無波瀾。在心理學上,我們不禁會懷疑他們是否在原生家庭經歷過什麼創傷,抑或是生性涼薄、難以與人親近。

情感忽視:心靈的創傷

經過觀察,我們發現這些人都曾遭受到來自于父母的「情感忽視」。這種體驗帶來的失望、灰心以及成年后出于自我保護的需要,阻斷了他們本能當中對父母的期待和依賴。

ADVERTISEMENT

依戀理論的解釋

要深入剖析這些人的內心動因,不得不引入心理學中的「依戀理論」。該理論認為,當個體尚處于嬰幼兒時期,與看護者之間存在一種特殊的情感關系。這種相互作用主要表現為嬰兒對父母的依戀情結。

如果在這一時期,父母采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回避或壓制孩子的情緒,都可能導致孩子逐漸形成回避型依戀人格。具體表現為成年后與父母的關系不親近,保持著疏離的情感態度。

情感忽視的深遠影響

可能有人會疑惑,這些事情發生在很小的時候,現在幾乎都沒什麼印象了,怎麼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呢?實際上,三歲之前感受到的情感忽視會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留下終生的遺憾和心理坑洞。即使我們將這些不愉快的經歷暫時拋之腦后,也不代表這些情感創傷已經治愈,只是被掩蓋起來了。

個人經歷的反思

在我自己的印象中,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也一直不算親密。

ADVERTISEMENT

小時候,我發現如果自己考得好,就會得到父母的夸贊和表揚。為了那少得可憐、近乎施舍的關心和愛,我像個不知疲倦的工具人,刻苦學習。

上大學后,我和父母幾乎斷聯,一年半載不聯系,甚至寒暑假也不回家。這一切其實只是我對內心曾經那個小小的我自我保護的需要,害怕再度向父母敞開心扉時遭受到致命一擊。

追尋接納與關愛

沒有人是生來就不愿意親近家人的,那些與父母不親近的人,也無非是在追尋接納與關愛的成長道路上經歷了挫折和創傷。父母應該多多關愛他們,來一起努力修復他們之間的關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