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銀行經理直言:銀行問你取錢用途,最好這樣回答,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4/10/17

ADVERTISEMENT

可能大家也都聽說過這樣的事例,本來高高興興去銀行取錢結果沒取成還弄得一肚子火氣,原因是沒能給出令銀行滿意的答復,最終遭到銀行拒絕,無法順利取到錢

在當下的金融環境中,類似的事件經常發生。銀行打著「反洗錢」的旗號,對客戶的取現金額和用途進行嚴格審查。

不少人因為無法解釋清楚錢款去向,回答「猶抱琵琶半遮面」,就被銀行無情地打回

存錢明明是消費者的合法權利,取錢難道還需要向銀行申請不成?難道我們的財產隱私就這樣被金融機構任意侵犯了嗎?

面對銀行的盤問,究竟該如何回答才能避免「踩雷」呢?其實大家在取錢的時候,如果遇到銀行詢問,建議這樣回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

一、銀行為何要詢問取款用途

大額現金交易正是洗錢的高發領域。犯罪分子常利用,銀行的資金轉移功能,掩蓋不法所得的來源和性質,逃避監管打擊。

銀行必須嚴格審查大額現金業務,識別可疑交易。詢問資金用途,正是客戶身份識別制度的一部分。不少案例印證了反洗錢工作的必要性。

不少犯罪團伙利用個人銀行賬戶,頻繁取現轉賬,意圖逃避監管。

在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處罰了多家銀行,原因就是其反洗錢工作不到位,沒有盡到客戶身份識別等法定義務。

ADVERTISEMENT

銀行詢問取款用途,不是故意刁難,而是不得不為。當然,前提是資金數額較大,如幾十萬上百萬,日常幾千幾萬的小額取現,銀行一般不會過問。

畢竟小額現金使用很常見,銀行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去盤問。

以防范電信詐騙為例。一些不法分子常冒充公檢法機關、銀行客服等身份,哄騙事主到ATM轉賬或者取現交錢。

受害人多是老年人,專挑獨居、子女不在身邊的下手。

2020年,江蘇南京六旬老太就險些被騙子忽悠取錢轉賬,幸好被細心的銀行柜員察覺端倪,追問用途才發現異常,撥打110求助,避免了數萬元損失。

類似的案例多的數不過來,銀行對可疑交易的排查和提示,化解了大量風險隱患。

在詢問的方式方法上,銀行工作人員也要注意技巧,尊重客戶隱私,以免引起反感。

一味「盤問」肯定不妥,關鍵要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傳遞正確觀念。

比如不要籠統地問「錢是做什麼用的」,可以委婉地提示「請問是用于消費、投資,還是有其他特殊用途」等,給客戶提供選項。

專家建議,銀行在大堂、柜面張貼告示,普及反洗錢、反詐騙知識,引導客戶主動提供資金去向信息,主動接受銀行核查

ADVERTISEMENT

銀行這些看起來「多管閑事」的舉措,其實都是在履行法定義務,防范金融風險,為儲戶資金上一個保險。

二、遇到銀行詢問,如何巧妙回應

面對銀行詢問取款用途時,很多人下意識想遮遮掩掩。但其實如實回答是最明智的選擇,撒謊只會徒增風險。

俗話說「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但事實上謊言終究難逃事實檢驗。

編造動聽的理由,以為能蒙混過關,但銀行對可疑交易有嚴格的核查流程,謊言總有被拆穿的。到時就會適得其反,引起更大懷疑。

部分客戶謊報資金用途,最后都沒能逃脫法網。比如有位老人到銀行取20萬,被問及用途時謊稱「投資養老院」。

警惕的柜員覺得蹊蹺,上報反洗錢中心,調查后發現其實是要匯給詐騙團伙。

合法合規的支出,理直氣壯,底氣十足,何須遮掩?見不得光的勾當,本就該叫停。那麼,被銀行問及取款用途時,如何合理回答呢?

ADVERTISEMENT

孩子上大學了,需要學費生活費;過兩天去旅游,多取點現金帶在身上安心。這些回答,真實可信,又合情合理。

大額取現意在投資理財、資金周轉等,也是常見的合理用途。千萬不要吹噓炫富。

取20萬買寶馬,提50萬置辦豪宅,這種高調說辭,聽著就有炫耀之嫌,反而容易引起懷疑。要適可而止,不要言過其實,同時注意個人財務信息保密。

銀行通常也不會窮追猛打,詢問主要是為了提示風險,提醒客戶提防詐騙。

一般表示備用應急就行,像買房、裝修、投資等大額支出,有合同更好。

絕大部分日常取現銀行都不會過問,偶爾碰到詢問,也是行使反洗錢等法定義務。

客戶坦誠是關鍵。至于究竟該如何措辭,因人而異,見仁見智。實在不愿多言,就單刀直入,只要問心無愧,無需遮掩。

比如,一位女士到銀行取8萬現金,被問及資金用途時,她只說了一句「個人生活需要」,就再無下文。

銀行工作人員覺得可疑,多方了解后才知道,原來是要交購房首付款,這筆錢還是她東拼西湊借來的。

事后,銀行人員表示,

ADVERTISEMENT

其實直接說要購房就行了,沒什麼不可告人的,偏要遮遮掩掩反而容易引起誤會。

洗錢最常見的手法就是虛構交易事由,通過銀行轉賬或取現,掩蓋資金去向,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銀行對可疑交易都會多留個心眼。話說回來,銀行的提問也要有分寸有限度。一些涉及隱私的問題,客戶完全可以不用一一回答。

比如詢問具體的收入來源、投資去向,或者三長兩短的家庭背景等。這就有些越界了。每個人都有不愿為人所知的秘密,過度刺探確實不妥。

遇到這種情況,客戶大可不必正面回應。可以用「抱歉,這涉及我的個人隱私,不太方便透露」「這事兒我不想細說」之類的語言,輕描淡寫帶過。表明拒絕的立場就行,沒必要翻臉。

銀行要是還緊追不舍,就得需要嚴肅地提出來。針鋒相對的場面還是盡量不要出現。

銀行有銀行的職責,客戶也要為自己的權益而戰。雙方都退一步,給彼此留點面子,日子不就好過了?

還有個竅門要分享,就是回答銀行提問時,宜短不宜長,說多錯多。

ADVERTISEMENT

有話直說,點到為止,不要拖泥帶水。

同樣一個用途,三言兩語概括清楚就成,不要一直說半天。

舉個例子,「上有老下有小,平時備點現金在家心里踏實」,短短一句就把緣由交代得明明白白

「話不在多,而在于精」。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能少,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要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