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甘肅一位老農在修繕自家老宅時,竟挖出了滿滿一箱銀錠!
雖然和金價相比,現在的銀子并不算值錢,但大爺認為這些銀錠很可能是古董,有收藏價值。
為了弄清東西的真偽,他滿心歡喜地上了一檔鑒寶節目,專家們經過一番甄別,確定這些銀錠都是清朝的官銀,價值不菲。
可隨后又表示:這屬于國家文物,按規定需要上交。
大爺對此并沒有急于反駁,只是神情淡定的說了一句話,竟讓專家們頓時有些語塞......
這名老人名叫李集鳳,家住在甘肅南部的一個小村莊。
李大爺已經73歲了,一生勤勞樸實,如今與老伴相依為命,兒女都已成家立業,搬到了城里。
由于老兩口舍不得家里的土地,同時也住不慣城里的高樓,最終選擇了留在村子里。
別小瞧李大爺的這套老宅,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是祖輩留下的寶貴遺產。
而且李家祖上出過舉人,宅子就是從那時候留下來的。
近年來,老宅年久失修,屋頂漏水、墻體開裂,居住條件日益惡化。
李大爺思來想去,決定咬牙翻修一番,為晚年生活創造一個更舒適的環境。
等到一開春,李大爺就組織了一伙裝修隊,正式開始了翻修工作。
工人們拆除了破舊的屋頂和墻壁,準備重建。
這時有一名工人拿著鐵鍬,來到了李大爺家供奉祖先的屋子。
工人剛要鑿開地面,就被李大爺慌忙攔下了。
李大爺高聲說道:「你慢一點,這里原來是我們家的祠堂。」
他解釋說,自己祖上是做官的,太爺爺那一輩人是朝廷大臣,後來無奈家道中落,宗族就沒了聯系。
但他爺爺始終沒有忘記祖上,所以依然設立了祠堂。
李大爺警告工人,翻修地面時千萬要小心,不要弄壞了這里的任何東西。
然而就當鐵鍬往下鏟了一點點的時候,突然碰到了一個堅硬物體。
大家好奇地圍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挖掘,竟然發現了一個布滿銅綠的鐵箱。
李大爺心跳加速,連忙讓工人們停下手中的活。
「李大爺,你看這箱子里,不會是你們家祖上的寶貝吧?」
這一句話點醒了李大爺。他掂了掂箱子的重量,似乎有十幾斤重。
他謹慎地支開眾人,獨自一人將鐵箱搬到了自己的臥室。
當夜,李大爺點亮煤油燈,顫抖著雙手打開了這個塵封已久的鐵箱。
就在打開的一瞬間,李大爺的眼睛晃了一下。
原來,箱子里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白花花的銀錠,足有幾十塊之多!
最大的銀子有50兩,最小的銀子有5兩,而且每塊銀錠上都刻有精美的花紋和文字,看起來年代久遠。
李大爺小心翼翼地擦拭著這些銀錠,內心激動不已。他隱約記得祖父曾提到過家族曾有一筆隱藏的財富,沒想到竟是真的。
這滿滿一箱10多斤重的銀子,自己豈不是要發財了?ADVERTISEMENT
想到這,李大爺連忙藏到了一處隱蔽地點,準備瞞下這件事。
然而,不知怎的,銀錠的消息很快在村里傳開了。
村民們議論紛紛,有人說李大爺發了大財,有人猜測是古代官員的貪污所得,還有人擔心會招來禍事。
李大爺的平靜生活頓時被打破,每天都有人登門拜訪,打探消息。
不久,一位自稱是古董收藏家的富豪找上門來,開出了百萬元的高價想要收購這批銀錠。
李大爺雖然心動,但總覺得這些祖傳之物意義非凡,不該輕易出手。
他婉言謝絕了富豪的好意,決定先弄清楚這些銀錠的來歷和價值。
在村里人的建議下,李大爺決定參加一檔電視鑒寶節目,希望能得到專業人士的鑒定。
李大爺的決定在村里引起了轟動,大家都期待著能在電視上看到自己村的「寶貝」
節目錄制當天,李大爺穿上了自己最體面的衣服,小心翼翼地帶著幾塊代表性的銀錠來到了電視台。
在明亮的燈光下,幾位古董專家仔細端詳著這些銀錠,不時發出贊嘆聲。
更有專家拿出了放大鏡,仔細分辨銀錠上的文字,隨后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眾專家討論了很久,一直沒有得出一個統一的答案,直到一位權威老專家發話,才終于有了結論。
最后,其中一位專家代表眾人發言給了李大爺一個明確答復:「這些銀錠應該是清朝光緒年間鑄造的,最大的一塊重約五十兩。從鑄造工藝和紋飾來看,品相保存得相當完好。」
接著專家說,這一枚銀錠,最高可以賣到4萬元(約18萬新台幣),保守估計,整批銀錠的市場價值可能超過千萬元!
李大爺聽到這個數字,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電視前的村民們也尖叫起了,看來老李頭這次真的要發財了,多虧他沒有賣給那個古董商人。
然而,專家接下來的話卻讓李大爺心頭一緊。
「不過,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這種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應當上交國家。
李大爺頓時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他深知這批銀錠的價值,作為祖輩的遺產,他不想白白送人;
另一方面,這筆意外之財若能變現,無疑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甚至可以幫助子女解決一些困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