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后,我們的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宇宙中的天體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我們的地球其實就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于一顆行星,但是後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太小了,于是將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地球是唯一一顆誕生了生命的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主要是因為地球滿足了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
比如說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豐富的水資源、強大的磁場、厚厚的大氣層等等,有了這些條件之后,地球才能夠誕生生命,在地球上有很多種類的生物,人類就是由陸地生物猿類進化而來的,不過人類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人類誕生了智慧,人類能夠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同時,科學家也在積極的探索地球內部的奧秘,從古至今,人類對地球的探索從未停止,從原始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學會了發現和總結大自然的規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到現代以后,科技的機械革命快速更新,我們有了更多的方式去探索自然,探索地球,哪怕是那些聽起來天方夜譚的計劃,都被慢慢的實現,比如說在上個世界,美國和蘇聯冷戰時期,蘇聯科學家提出了挖穿地球的計劃。
當時美蘇軍備競賽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尤其是在阿波羅計劃成功實施后,美國竟然成功將航天員送上月球,踏出了象征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大步。但當時蘇聯肯定不愿意了,既然你能把人送上天,我就能把人帶下地!在政府的支持下,蘇聯開展了一項超深鉆井項目,地點位于科拉半島附近,該項目同樣被稱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地底挖掘計劃。美國聽到該消息后不甘落后,馬上在克拉荷馬州組建隊伍同蘇聯競爭,大家看誰先把地底挖穿。為了實現其定下的「垂直向地心挖掘一萬五千米」的目標,蘇聯花費了五年時間來制定挖掘方案,以及準備相應的設備設施和技術人員。最終,挖掘地點選擇在了佩琴加地區,因為該區域位于「波羅的地盾」范圍,是歐洲大陸最大的地盾區。
而地盾區最大的特點,便是沉積物較少,挖掘難度相對較小,并且地質構造相對古老,也更具有研究、鉆探價值。除此之外,蘇聯還組織了近萬名科學家參與這次挖掘工程,在挖掘現場周圍,新建了多個實驗室,用來實現就地挖掘,就地取材,就地研究,在科拉深孔的鉆探過程中,蘇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發揮出了高超的技術水平和智慧,他們克服了各種困難和挑戰,使得科拉深孔的深度很快就達到了驚人的7000米。
面對這一難題,蘇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沒有氣餒,他們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經過多次研究和試驗,他們最終提出了一種改變鉆頭的方案。這種新型鉆頭采用了更加堅硬和耐用的材料,能夠更好地適應巖石層的挑戰。他們還增加了鉆頭的壓力,使得鉆頭能夠更好地破碎巖石層。這些改進措施的實施,使得科拉深孔的鉆探工作得以繼續進行。科拉深孔的深度達到了驚人的12公里,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深的孔洞之一。當時美國挖到了9583米深的時候就停止了挖掘,不過由于蘇聯前期投入巨大,所以舍不得放手,一直挖到12262米才被迫停止,實際上,蘇聯為了這次挖掘計劃一共做了20年的準備,但是最終也停止了,看到這里,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為什麼蘇聯會突然停止挖掘?
有一些人猜測,在地球內部,蘇聯科學家挖掘到了其它生命體,所以才會被迫停止,這些生命體可能是外星文明留下的,關于外星文明的說法,在科學界一直都有流傳,科學家認為,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地球生命之外,一定還存在外星文明,而且外星文明的種類還非常多,只不過現在我們沒有找到他們而已,而地球內部可能就是外星文明的秘密基地,還有的人說,在這個深度科學家聽到了詭異的聲音,于是就停止了挖掘,那麼真相到底是不是這樣呢?事實上,科拉超深井項目的終結,雖然在外界看來多少有些玄幻色彩,但究其根本,核心的原因還是在于兩個點,那就是難度太大,以及意義渺茫。科拉孔開孔口徑為1米,達到11500米深度時口徑僅剩20厘米。孔底的靜壓力值高達3000以上,數據表明物質自重壓力較大,說明所有的空間和空隙都應是封閉的。
鉆探深度不同,探測到不同的物質成分。處在1600-1800米的深度時,存在極具經濟價值的銅鎳硫化物礦石。深度為4500-4600米和6000-6500米時,可見具有低溫熱液礦化且由多種硫化物膠結而成的破碎巖石。深度在9500米以下時,發現磁鐵礦、金云母、白云母和硫化物。此外,科拉孔鉆進過程中,遇到強礦化水和氣體,前者溶液中含有溴、碘和重金屬,后者成分包含二氧化碳、氫氣、甲烷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說明在大陸板塊深處巖石結晶時氣體和水分的作用。
科學家通過對地球的研究發現,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地殼的平均厚度從1.6公里到70公里不等,一般來說山脈下面的地殼要比海洋下面的地殼更厚。地殼的下面就是地幔,地幔的總厚度達到了2800公里,上地幔是由橄欖石、輝石還有其他礦物質組成,下地幔是由硅、鎂、氧等物質組成,在地幔下面就是地核,地核的溫度非常高,地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大約是6000攝氏度左右,科學家認為,地核的主要組成物質就是鐵和其它的金屬物質,其中外地核中的金屬處于液態,內地核中的金屬處于固態,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內地核的溫度要比外地核的溫度高,而內地核的金屬是固態的?科學家認為,由于內地核處于地球的中心位置,所以它需要承受300多萬個大氣壓強,在如此高的壓強之下,物質只能夠以固態的形式存在。
對于我們來說12262米已經非常深了,但是對于地球來說,連地球的地殼都沒有挖穿,而且越往下挖,地球溫度就會越高,據現有研究來看,溫度值大概在4000至6800攝氏度之間,足以熔化世間所有物質。只是這個溫度歷經地幔和地殼的吸收后,來到地表時已經十分微弱,這才讓人類避免了被灼傷的下場。但這也意味著,越向地核靠近,溫度便會越高,按現有的勘探理論,每下降100米,溫度就會相對升高1至3℃,也就是說,當鉆頭下探到10000米時,它所遭遇的已經是近30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