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至7月是飛蟻的繁殖期,飛蟻出沒的時間多為黃昏至晚上,在家中難以避免必須要開燈,但又擔心會吸引飛蟻入屋,對木制家具造成嚴重破壞。
對此,可以用以下5招對付入屋飛蟻。
每年大約4至7月天氣悶熱、氣壓低時,約晚上七點多便會大量出現。
而這些有翼的繁殖蟻,是從本身巢穴中(一般巢齡有八年)飛出來尋找創造新蟻巢的地方,再進行交配繁殖,這些繁殖蟻屬于趨光性,喜歡飛向光源處。
當你家中出現飛蟻時,往往說明在你住所的一公里甚至更近的范圍內有白蟻巢,因此不少家長即使住在較高樓層亦一樣受到影響。
發現家中有飛蟻亦不用太驚慌,以下幾招可以幫到大家。
在香港常見的飛蟻大多是台灣乳白蟻,每年大約4至7月天氣悶熱、氣壓低時,約晚上七點多便會大量出現。
我們看到的「飛蟻」是有翼的繁殖蟻,它們的目的是尋找創造新蟻巢的地方,再進行交配繁殖,這些繁殖蟻屬于趨光性,喜歡飛向光源處。
代表住所的一公里甚至更近的范圍內有白蟻巢,因此住在高樓層亦有機會受到影響。
1、關窗、拉上窗簾。2、在光源下方設置一個大水盤,便能有效殺死不少入屋的白蟻。3、白蟻入屋脫翼后,若找到其他白蟻交配,會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下生存。 可以用水溶性殺蟲劑針對這些地方噴灑。4、當發現家中有大量白蟻甚至巢穴,便不建議自行處理,自行用殺蟲劑只會令蟲禍擴散。5.可購買天然已具有防白蟻樹木制成的家具,或其他經過有效的防蟲處理家品。
針對白蟻趨光的特性,只要在水盤上設置光源,便能有效殺死不少入屋的白蟻。
想更有效的話,可以先關窗、拉上窗簾,關上非必要的光源,讓飛進屋里的白蟻能更集中飛往水盤。
至于采用哪種燈更有效,坊間有說法是白燈比黃燈更易吸引飛蟻,其實是一個誤會。
主要吸引飛蟻是紫外線,因此用滅蠅燈的UV燈光就更有效。
白蟻入屋脫翼后,若找到其他白蟻交配,再遇上陰暗潮濕的環境,便會繁殖白蟻巢,并隱藏在被害物的內部進行危害,不易被家長察覺。 因此,家長應針對家中陰暗潮濕的位置噴灑水溶性殺蟲劑。
一來水溶性殺蟲劑具「滯留」作用,效用能持續一段時間,有效預防脫翼后的飛蟻繁殖,二來水溶性殺蟲劑不會散播在空氣中,家中有寵物及嬰幼兒也更安全。
唯一要注意的是,不少殺蟲劑主要成分為「除蟲菊酯」對人體較安全,但由于是由花朵研磨成的粉末中取得,因此家中有長者或敏感的人士便要注意使用。